西藏羅布林卡景區內有不少好玩的地方值得一去,這里有蒼松翠柏等樹木,有牡丹、芍藥等名花異草,還有飛禽走獸各類動物,下面小編就詳細的為大家介紹了景區,一起來了解下吧!
景區簡介
羅布林卡,藏語意為“寶貝園林”,位于拉薩市中心西邊,占地36萬平方米,是達建筑以格桑頗章、金色頗章、達登明久頗章為主體,有房374間,賴喇嘛的夏宮,是西藏規模最大、風景最佳、古跡最多的藏式人工園林。 200多年前的18世紀30年代,七世達賴喇嘛格桑嘉錯經常被疾病所困擾。
羅布林卡四面都有門,東面是正門。康松思輪是正面最醒目的一座閣樓,它原是座漢式小木亭,后改修為觀戲樓,東邊又加修了一片便于演出的開闊場地,專供達賴喇嘛看戲用。它旁邊就是夏布甸拉康,是進行宗教禮儀的場所。它的北側設有噶廈的辦公室和會議室。每到夏日,布達拉宮內的許多政府機構,都要隨著達賴喇嘛轉移到羅布林卡辦公。
景區歷史
羅布林卡的建造過程,以七世達賴興建烏堯頗章為始,十四世達賴修建達旦米文頗章為止,歷時二百余年。
羅布林卡一帶原為灌木林,是拉薩河故道經過的地方。這里河道曲回,水流平緩,夏日堤草岸柳倒映其中,風景十分秀麗。18世紀40年代以前,羅布林卡還是一片野獸出沒,雜草、矮柳叢生的荒地。七世達賴格桑嘉措在哲蚌寺學經期間,時常到此搭帳消夏。后來,由于七世達賴喜歡并常來這個地方,所以當時的清朝駐藏大臣命令在泉水附近搭設一些帳篷,供達賴休息和誦經之用,這就是羅布林卡最早的緣起。
最早由駐藏大臣修建的宮殿為鳥堯頗章(涼亭宮)。公元1751年,七世達賴在鳥堯頗章東側又建了一座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三層宮殿--格桑頗章(賢劫宮),內設佛堂、臥室、閱覽室及護法神殿、集會殿等。1755年落成后,經清帝世宗批準,七世達賴每年夏季在格桑頗章處理政務,后被歷代達賴沿用,作為夏天辦公和接見西藏僧俗官員之用。從此,羅布林卡逐漸由療養地演變為處理政教事務的夏宮。以后的歷輩達賴均在每年的藏歷三月十八日從布達拉宮移居羅布林卡,至藏歷九、十月之交返回布達拉宮。親政之前的達賴則常年在此習經學法。
八世達賴在此基礎上擴建了恰白康(閱覽室)、康松司倫(威鎮三界閣)、曲然(講經院),把舊有的水塘開挖成湖,按漢式亭臺樓閣的建筑風格,在湖心建了龍王廟和措吉頗章宮(湖心宮),兩側架設了石橋。
1922年,十三世達賴對羅布林卡再興土木,在園林西側建金色頗章宮、格桑德吉宮、其美曲吉宮,在西南建金色林卡,并種植大量花草樹木。
1954年,十四達賴又在園林中部建達旦明久頗章(永恒不變宮),在北面也建了新宮,使羅布林卡發展為今天的規模。 羅布林卡經過歷代達賴喇嘛的悉心經營,建筑各種宮殿、別墅、涼亭、水榭,栽種大量花草樹木,已經形成為占地36萬平方米的大型園林,古木參天,芳草遍地,鮮花盛開,果實累累,宮殿精美,泉水清新。現在這里已經變成了一座向廣大游人開放的公園和博物館,供人們參觀游覽,并舉行各種節日游園和度假活動。
旅游貼士
夏季的羅布林卡內草木量盛,郁郁蔥蔥,是最佳的游園季節,整個羅布林卡的游覽約需3個小時。
邊走走吃:
羅布林卡周圍有些川菜館。值得推薦的是品味軒:拉薩市羅布林卡路(市園林局對面),是拉薩比較著名的餐廳之一,味道不錯,價格比較公道,吃飯時服務員還會給客人獻哈達。
特別提示:
夏季的羅布林卡內草木量盛,郁郁蔥蔥,是最佳的游園季節,整個羅布林卡的游覽約需3個小時。
在拉薩,一年一度的雪頓節保留著逛林卡的傳統,所以此時也是羅布林卡最為熱鬧的時刻。屆時西藏各地的藏戲流派均匯集于此舉行盛大的演出。許多老百姓看完哲蚌寺曬佛便會舉家前往羅布林卡,拱起各式帳篷,擺上各種吃食、美酒,開始為期3天的“林卡狂歡”。普通游客如能在此體驗一次雪頓節的盛況,可謂不虛拉薩之行了。
新宮照明設備一般,建議對壁畫有濃厚興趣者,自行攜帶手電前往,便于更好的觀賞壁畫細節。但切忌用閃光設備拍照。
羅布林卡每天11:00都有藏戲表演。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