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湖北黃岡羅田的薄刀峰景區,相信大家應該都比較熟悉了,這是一個在當地非常著名的景點,是游客感受原生風情,體驗大自然古樸氣息,享受神秘野趣的天賜勝地。那么薄刀峰景區有哪些景點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北斗松
位于臥龍崗線之北末端,由七棵形神各異、姿態迥然的古松組成一個巨大勺子形狀,故名北斗松。為什么這些古松排列有序地長在山脊那巨大的石塊上、據說天上有的地上皆有,這地上北斗松與天上北斗星是混沌之初天地合一、相互感應的結果。
鶴皋亭
位于薄刀峰1404.2米的主峰之巔.該亭傳為王母云游時命侍女趕石壘砌始建,后為歷代兵家搶占作瞭望主哨,幾經修繕至清末仍為五層六方四窗八角式樣,且留有“峰上亭,亭下峰,亭峰皆立眾峰中,峰威千古;亭威千古;山外水,水內山,山水盡收孤山前,山秀萬年,水秀萬年”之對聯,文革時拆毀,現為景區于80年代末所建的仿古圓形亭子,供游人登高遠眺、休憩娛樂,堪稱一絕。
金蟾戲鳳
在鶴皋亭下約150米處,有6塊長扁狀自然堆砌的石頭,形如青娃,頭北尾南,正張開大口,仰天長笑.這青娃前邊,長著一棵枝曲桿粗、碧葉層疊、梢同扇形的古松,就如一只彩鳳,舒展雙翅,向北飛翔。
據當地人介紹,這青娃、彩鳳系當年秦始皇揮動神鞭移山填海時,因懼其天子神威而逃到這里來的.也有人說,這只青娃因貪戀它身前彩鳳,趁始皇不注意偷來追趕嘻戲,欲享紅塵快樂.
“偷得人間蓬萊景,暗表初衷話綿情”。人們來到這里,看到這逼真的形態,或說“金蟾戲鳳”;或說這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臥龍松
臥龍松位于臥龍崗以北一段長約60米、寬3米的石板上。它根入石縫、莖粗冠平,枝葉挨地爭向東方,樹下懸崖峭壁,1000余年,頑強生長,形成了絕頂孤立、冠連東西的俊美特色。游人來此,莫不嘆為觀止,爭相拍攝。
天池
在臥龍崗前,有一段零零散散的雜林亂石。就在這亂石崗中,有一高約5米,直徑約4米的橢圓形石頭,直立在山脊上。石頭之上有一個一米見方的古式浴盆,這就是天池。它旁邊長著兩棵似雨傘、高大蒼翠的黃山松,從這里攀援而上可達天池.這天池就是昔日王母娘娘的淋浴更衣之所。據說這天,王母、送子娘娘、羅漢仙僧三人沿這一帶盡情游玩,把酒吟詩。不料,王母剛走一會兒,頓覺大汗淋漓,倍生倦意,便對送子娘娘道:“吾衫濕,微困,奈何?”送子娘娘聞之笑道:“汝何不借云就石浴之。”于是,王母便挑選這一亂石林立青松掩映的地方,并對著這個大圓石,用手一指,遂鑿成一個古式浴盆,遁來山里甘露清泉,在五色彩云和石旁邊兩棵松樹的遮護下,舒舒服服地洗個痛快.....。這便留下了這個奇特的稀世之物。
時至今日,石邊兩棵松樹因得其圣水仍枝繁葉茂,高過石頂,而石頂之上浴盆,形態逼真,里邊清泉噴涌,四季不斷。據傳說,用這盆里的水洗面,膚色白嫩,青春永駐、百病消除。故游人來此,多攀樹而上,一了終生夙愿。
雄鷹覓食
在臥龍崗細腰宮前,有一堆由5塊2米多高的黑色石頭,依其斷裂歷十分巧妙地組成一個鷹形石.其側面石縫前夾著一根一米多長、斷頭長短不一的石條,活象鷹的頭顱和嘴巴。石堆周圍頂上長著6棵大小不一黃山松,整個看來,就是一只蒼鷹蹲在松林的大青石上,正虎視眈眈地注視著兩邊群山中自己所追尋的獵物.故名雄鷹覓食.據科學考證,此系大別----呂梁期侵入巖因年久風化而形成.
細腰宮
在雄鷹覓食的正山脊上,有一段全部是由幾十米見方的大石頭組成的狹窄小道。其間,有一天衣石縫,約2米高,30公分寬,是人們沿脊穿行的唯一通道,而且只能側身而過,別無選擇,故名細腰宮。
這細腰宮,系王母率侍女來薄刀峰游玩途中打趣定輸贏時留下的。
“一花引來萬花開,花花纖巧動君懷。柳腰飛絮春風里,撩拔情竇下凡來”。不知哪侍女在游覽中看到薄刀峰這奇松密布的景色和俊男靚女那挑逗嘻戲的場面竟脫口而出,念了這么一首打油詩。起初,侍女們一陣打趣啼笑,之后便據此展開了爭論。其中有一侍女說:“我不同意你的觀點,為什么女子偏要纖巧。燕瘦環肥,豈不各有其美。”結果,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說長道短,相互比照。這時,又有一侍女便說:“只要過了此石縫,便證明大家腰細貌美”。于是,她們便爭先恐后,一個個設法都順利地通過了。這便留下了細腰宮這個名稱。
如今,游人來此,見到這般情景,無不興高采烈,側身而過,特別是那些年輕女子,更懼坐失良機,纖移細步,盡享細腰宮之靈氣,以求體輕貌美,福祿終身。
天子彎腰
天子彎腰是當年徐壽輝來薄刀峰聚眾起事時在此暫避風雨的一道石拱通道.該景點位于臥龍崗下.從臥龍崗走過一段曲折的林中小道,再下一段石級臺階,眼前豁然開朗.這時,只見山嶺突然平伸,兩邊崖石斧削,正中有兩塊約100平方米見方的大石板,它們相互依撐拱起,形成一個“人”字形狀。石上光滑陡峭,石下約有120厘米高低,10米左右長的天然通道,即是天子彎腰。它既是游人上山下山的唯一路徑,也是才子佳人約會、歇涼休憩、傾訴衷腸的好地方。
傳說當年徐壽輝來薄刀峰時,尚未娶進西宮娘娘。這西宮娘娘,不僅有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之貌,亦機靈聰慧、才高八斗,深得皇上喜愛。這天,她隨壽輝來到薄刀峰,親眼目睹眾將士忠貞仁義、刻苦操練的場面,內心好不高興,便乘興與其夫欣賞起這兒優美的山水景色來。隨從因跟隨不便,也就另外循道而游了。徐壽輝同西宮娘娘一路沿崗觀賞直下,來到這里,也許是天意安排,忽降陣雨.壽輝看到這里,便道:“天助我也,喜雨!喜雨!”調皮的西宮娘娘早已看了出皇上的心思,便先彎腰鉆進石道,曰:天降云雨,地生穴道,真乃良辰美景,君愿屈腰得乎?”壽輝聽后,哈哈大笑,對曰:“蝶舞柳枝,蜂戲花蕊,實屬難得奇地,汝勿棄嫌陋哉!”說完,他便彎腰曲膝鉆進石道,與西宮娘娘恩恩愛愛,話盡千般柔情.這就是天子彎腰的來歷.
游人來到這里,大多喜歡鉆進石道席地休憩,領略天子風光,暢談沿途所見所聞或胸中舊事.至于,那些少男少女,更是如魚得水,莫不在此大舒才志,拍攝留念。
臥龍崗
臥龍崗系臥龍風景線主要景點之一,該景位于主峰與錫鍋頂之間,海拔1350米,全長3000米。其崗屬太古界前震旦系變質巖系巖漿巖發肓而成,加上氣候環境的變化,故脊嶺峭削,怪石嶙峋、奇松密布、穴道時現,整個看來,宛如一條飛龍蜿蜒盤臥在山中。傳為此崗系龍王三太子因慕美偷看王母在天池洗澡后受其點化所變,亦為國民18年馮玉祥部全殲軍閥吳佩孚殘部李老木匪軍,紅軍輾轉抗敵,劉鄧大軍憑險克敵制勝所在地。該崗聚集天梯、英雄關、美人關、天子關、孔雀松等20多條小景,古有“天下名山臥龍崗,三步一景汗浸裳”之譽。
孔雀松
在臥龍崗中段,有一片宛若龍骨的石板,兩邊懸崖峭壁,寸草不生。可就在這光滑的石縫中,長著一棵奇特的古松,神經質主桿只剩下一小束枝葉,在彎禿的主桿下,枝干卻弧形張開,層層疊疊,針葉叢叢,其形酷似一只孔雀開屏示美。該景亦由此而得名。據傳此樹系王母之侍女因戀人間與該地林公子結婚跳舞滴下的汗水所變,故游人多來此登場拍攝,以示雙方忠貞不渝的愛情。
錫鍋頂
錫鍋頂位于景區管理處后山脊,海拔1215米,由一個巨大的白色圓形花崗石組成,其上可容納100余人玩樂休憩,遠遠望去,就象一口大鍋倒扣在山頂上。相傳在遙遠的古代,人們深知金、銀、銅、鐵、錫之珍貴,加之當地早有錫鍋釀酒之風,故取“錫鍋頂”以示上天賜福、年年富有。又傳此系山腳清翰林院編修周錫恩應試時,宗師大人曾以羅田釀酒之題試其才智,曰“竹籠蒸開天地眼”。周錫恩聽后深知其用意而順意借該景應答:“錫鍋煮出汗(翰)淋(林)來”。宗師大人及皇上聽后十分高興。當即點封。其石由此而得名。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