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西雙版納,非常有特色的就是雨林景觀,在國內能看到熱帶雨林的地方還是很少的,而西雙版納雨林谷就是一個很好的地方,而且導游會給大家細心講解,可以學到很多知識。接下來為大家帶來西雙版納雨林谷景區介紹。
景點介紹
雨林谷景區位于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內,是一個融生態旅游、科普教育為一體的旅游風景區。景區劃定面積89公頃,保持著原始的熱帶雨林生態系統。景區地處西雙版納旅游東線上,交通便利,是游客了解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的窗口,是西雙版納旅游東線上(除北線野象谷外),能參觀自然保護區的景點。目前全球熱帶雨林面積劇減,這片雨林能保持下來是中國政府幾十年致力保護的結果,1986年列為自然保護區,1994年被納入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生物圈保護區,是我國熱帶雨林自然保護區。雨林谷景區的開發,是在保護的基礎上充分讓游客觀賞到熱帶雨林原始面貌。景區內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及特殊的溝谷環境形成千姿百態的自然奇觀。為了讓游客從不同的角度觀賞熱帶雨林,景區內架設了設計獨特的(中國第二條)“樹冠空中走廊”,游客可以親臨樹冠之上,穿梭于百年大樹之間,觀賞熱帶雨林高層生態景觀。雨林谷景區于1999年開園,將逐步建成一個以開展生態旅游項目為宗旨的多元化、多功能的精品旅游景區。讓游客回歸自然,感受人與自然的融合。
植物景觀
首先,其植物結構是多層次的。最上層是樹干高大的望天樹、阿丁鳳等,有的望天樹高達80多米;中層一般是高大筆直的喬木,主要有紅光樹等;中下層仍為喬木,有白顏樹、團花樹,高20多米;下層多為低矮灌木;最底層主要是各類雜草和苔蘚。
其次,獨木成林的景觀到處可見。大榕樹有著粗大的主干,其樹枝上又長出氣生根和支撐根,有的多達二三十根,看上去如同一片小樹林,因而被稱為“獨樹成林”。
第三,奇樹怪木并不罕見。植物“絞殺者”歪葉榕常從樹干上長出枝條,像胳膊一樣纏住其他樹木,向上攀援,最后導致對方因缺少空氣和陽光而死亡。密林中有一種箭毒木,人稱“見血封喉”,它的毒汁涂在箭頭上,一旦射中動物,動物就會因血液凝固而死亡。另外,還有香味樹、油棕樹等,都有較高的經濟價值。
動物資源
在西雙版納熱帶雨林中可看到多種珍貴而奇特的動物。野象,為亞洲種,一般重約3-4噸,以野芭蕉、嫩樹葉、竹葉為主食,也吃水稻、包谷、瓜類等。其活動范圍廣,常成群結隊出沒于熱帶雨林間。在傣家人的眼中,大象象征吉祥。威武和雄壯。因而,西雙版納的很多傳說都提及大象。
西雙版納野象谷在西雙版納森林中,還有許多長年生活在樹上的珍奇動物,如懶猴、長臂猿等。懶猴是一種夜行動物,白天躲在樹枝上和樹洞里,一到夜間就出來活動,吃昆蟲和樹上的果子。長臂猿是一種與人類緣親關系十分接近的高等猿猴,它們三五只組成一個小家庭。長臂猿有著超長的雙臂,便于它們在樹林中竄跳攀登,它們的喉部有發達的音囊,能發出像人一樣的呼喚聲,所以又叫“呼猿”。密林中還生活著許多珍禽異獸,如俗稱“鐘情鳥”的犀鳥、野牛、水鹿、竹鼠、原雞等,它們為熱帶雨林自然風光平添了幾分魅力。
在三岔河森林公園內還建有野生動物觀測站。觀測站離公路不遠,在野象、野牛經常出沒的地方,人們挖了一個水塘,在水里放上野牛、野象愛吃的食鹽,在距水塘不遠的大樹上修了觀象臺,人們可以躲在里面觀察而不受到傷害。在這里可以看到野象、野牛飲水、滾泥巴和玩耍的情景。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