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知名的金縷玉衣就是在保定滿城漢墓景區出土的器物,也因此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滿城漢墓景區參觀,那么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了滿城漢墓景區內的金縷玉衣。
1、金縷玉衣
在漢代文獻記載中,玉衣的使用是有著明確地等級規定的,其中只有皇帝才能穿著金縷玉衣,其他的皇子,后妃則要根據地位的不同,穿著銀、銅、絲縷玉衣下葬。
而在滿城漢墓中,人們驚訝地發現劉勝和其夫人竇綰身穿的是皇帝才能有的金縷玉衣,這甚至一度動搖了考古工作者對他們的身份認知。
但后來經過研究,他們認為這可能是西漢初期國家制度尚不成熟,喪葬規格也比較隨意,之后的其他地區的考古發現也證實了他們的想法。
在滿城漢墓出土地金縷玉衣共有兩件,其中劉勝的玉衣由2498片岫巖玉編織而成,用來連接玉片的金絲足足有一千一百多克,這足以看出當時皇室貴胄們生活的奢華程度。
這件玉衣由頭、上衣、腿、手、足五部分組成,全長188厘米,通過這些玉片勾勒出的形狀,人們可以很直觀地看出劉勝在去世時的體態。
這些玉片經過工匠的妙手,在尸體的腹部呈現出微微凸起的狀態,在臀部也有適合穿著的弧度,這種工藝手法令在場之人無不感到驚嘆。
竇綰的金縷玉衣和劉勝的相比就略顯寒酸了,她的玉衣由2160片玉片組成,長度為172厘米,編織所用金絲共計七百余克。
這件玉衣和劉勝所著玉衣的最大差別,在于其上衣部分玉片較大,而且并不都是用金絲連接。
在一些玉片之中出現了明顯的絲織物痕跡,從中我們也能看到當時男尊女卑思想的影響。
在這兩件玉衣上,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手腳處的設計,當時的工匠們利用指甲蓋大小的玉片編織成了一副能夠靈活彎曲的手套,這里使用的金斯也最為密集和精細,其中最細的絲線只有0.08毫米粗,在沒有精密加工儀器的古代想要達到這種精度是十分不容易的。
而玉衣的足部為了方便穿著,在底部使用了較大的玉片制成鞋底,鞋幫部分則有一個精密的開關,可以將玉片左右打開便于穿著。
在古代貴族的墓葬玉器上,往往有十分精美的花紋,但劉勝的金縷玉衣上除了背部和手上有幾塊玉片刻有夔龍紋之外。
其他的玉片均沒有任何裝飾,考古人員認為這是因為玉匠們希望將玉片做得盡可能的薄,以便于在玉片上打孔穿線。
劉勝的金縷玉衣上,鋸縫最細的地方只有大約0.3毫米,而玉片上用于穿連金絲的小孔,最小的直徑只有 0.1毫米,這都體現出金縷玉衣高超的工藝水平。
除了金縷玉衣之外,在劉勝和竇綰的尸體上,還有用來堵塞九竅的玉器,這些玉器的外形也十分精美。
其中部分孔塞被做成了蟬的外形,這是因為古人相信這會令死者發生金蟬脫殼一般的蛻變,從而獲得新生。
2、景區介紹
滿城漢墓在河北滿城縣城西南約1.5公里處陵山主峰東坡,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妻竇綰之墓。兩墓的墓室龐大,隨葬品豪華奢侈,共出土金器、銀器、銅器、鐵器、玉器、石器、陶器、漆器、絲織品等遺物1萬余件,其中包括“金縷玉衣”、“長信宮燈”、“錯金博山爐”等著名器物。
漢墓景區現以形成溶歷史知識、自然風光、娛樂趣味于一體的綜合型旅游格局。除主要景點兩大漢墓之外,還先后興建了登山索道、下山滑道、山地滑草、漢王宮、蓮花宮、龍華宮、警世宮、靖王狩獵場、游泳池等10個附屬景點。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