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陵山風景名勝區(qū)中有著許多好玩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非常值得小伙伴們前去游玩打卡哦!那么接下來就為小伙伴們詳細介紹一下馬陵山風景區(qū)吧!想去游玩的小伙伴們快來看看吧!
1、景區(qū)介紹
徐州馬陵山以秀麗的山水組合為景觀特色,以花廳、小徐莊古文化遺址、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馬陵之戰(zhàn)古戰(zhàn)場等為代表的人文景觀為主要文化內(nèi)涵,是一處集游覽、科學普及、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于一體觀光勝地。
徐州馬陵山是一條地跨臨沭、郯城、江蘇新沂三縣的低山丘陵,山脈北起臨沭縣曹莊,南到江蘇,北南走向,綿延60余公里,以狀如奔馬而得名,主要由峰山、斗山、虎山、奶奶山和黃花菜嶺“五姊妹山”組成,其中峰山五華頂為主峰,為“淮北勝概”,“形勝之美稱于江淮”。
馬陵山風景名勝區(qū)共分為三大景區(qū):三仙洞景區(qū)為核心景區(qū),精華所在;黃巢湖景區(qū)以自然野趣和水上活動為特色;花廳景區(qū)以“花廳古文化遺址”豐富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為主要內(nèi)容,具有科普游覽功能。
2、特色景觀
藏兵洞
在1973年1月1日《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紅旗》雜志的兩報一刊上發(fā)表的元旦社論《新年獻詞》中,傳達了毛主席的指示:“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藏兵洞是為貫徹毛主席的“備戰(zhàn)、備荒、為人民”的偉大戰(zhàn)略方針,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某部在73年春開挖,歷時四年,主洞長800多米,寬4米,高5米,有兩條400多米的側洞,軍用卡車可以從洞內(nèi)穿過,往北通入龍泉溝,從山洞去龍泉溝游覽不僅免爬翻山越嶺之苦,而且能夠探尋洞內(nèi)的奧秘。主洞內(nèi)有側洞,配有指揮室、警備室、小型糧倉、水井、廚灶、兵器庫及陷阱、暗器孔道可隱蔽軍隊,保護自己,洞外設有炮臺等軍事防御設施。藏兵洞可做軍事防空洞還可用于備戰(zhàn)、備荒囤積糧食等,能容納5千余人。
三仙湖
馬陵山是蘇北大平原上難得一見的山巒阜景觀,山體蜿蜒,澗谷縱橫,分布其間的水體平靜如鏡,湖岸曲折有一致,山水尺度宜人,結合極為自然,頗具江南山水之秀麗,特別是三仙湖,四面環(huán)山,峭壁危立,叢林密布,茫茫林海映入湖面,一潭碧綠,瑩澈清澄,可謂“鳥在水上習,魚在林中游,云在胡面飄,水在天際流。”在滿山青如茵的草地上,點綴叢叢蒼松柏,與紫紅色山巖形成清新明快的色調(diào),此景尤于晨曦靄之中更見魅力,如觀米家山水。三仙湖面,天光云影,就象一塊晶瑩的碧玉,鑲嵌在群峰之中,嵐影波光,楚楚動人。
寺廟
遠在盛唐時期,新沂地區(qū)就有佛教的傳播,規(guī)模宏大,僧侶眾多,盛極一時。在馬陵山的寺廟有碧霞宮、泉潮律院和禪堂寺。其中,泉潮律院極負盛名,是蘇北最大的禪林,曾有“南京到北京,馬陵半數(shù)僧”的盛譽。
泉潮律院“天下名山僧占多。”山中,宮、觀、庵、寺、廟、亭、閣、祠、堂等,自寧至清,代有營建。有碧霞宮、山隱寺、泉潮律寺、茶庵、金湖庵、禪堂、子孫廟等。其中泉潮律圭資深名高,屬“臨濟宗”大禪林。該寺有廟堂四、五百間。以大雄寶殿為中軸心的建筑群,畏以藏經(jīng)樓、祖堂、腰殿、東西配雅、雕刻精致。寺內(nèi)合抱古柏數(shù)十株,參入云,粉墻赤紫,暮鼓晨鐘,蔚為壯觀。
3、游玩指南
馬陵山不高,要爬幾個小山頭,和乾隆相關的遺跡散布在山道邊。景區(qū)里多岔路,每個岔路口都有指示牌。進入景區(qū)東邊的山門,在第一江山刻石前遇岔路,往右手(北邊)走可以到達藏兵洞,往左手(南邊)走可以到達三仙洞、三仙湖。
右(北)行,沿古馬陵道的臺階而上,經(jīng)過泉朝律院遺址、山隱寺,在山隱寺前又遇岔路,建議走藏兵洞方向,這是馬陵山好玩的地方。藏兵洞全長1.2公里,高5米,是20世紀“深挖洞廣積糧”時建造的,里面黑漆漆的,大洞中又套著好幾個小洞,頗有點探險的感覺,即使夏日這里也很涼爽。
接著南行,去三仙洞,三仙洞是天然石洞,宿北大戰(zhàn)時指揮部設在洞內(nèi),三仙洞旁又有七真巖洞。然后過三仙橋,賞三仙湖湖景,湖水碧綠,青翠的小山倒映在湖里。從三仙湖邊的山路可以到達宿北大戰(zhàn)紀念碑。如果體力好,可以再爬去老虎窩看看,是一塊丹霞巖壁。如果不愛爬山,那么在三仙湖畔,樹木與竹林的環(huán)抱中有茶社,喝喝茶也是很愜意的。
(網(wǎng)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