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云陽山景區是一處比較有名的旅游景點,非常推薦小伙伴們前去游玩打卡哦!那么在茶陵云陽山景區中都有哪些好玩的景點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詳見下文。
1、云陽仙
原名云陽山寺,始建于唐開元年,清代改名云陽仙。今為道觀,主祀南岳圣帝。這座古廟,時為佛寺,時為道觀,時為書院,但不管是佛也好,道也罷,儒也行,都不敢擠占南岳圣帝的地盤,都要祀奉南岳圣帝。因云陽山空氣清新,夏日涼爽,所以建了這座避署行宮,讓南岳圣帝每年農歷六月、七月來此避署,逐步形成“六月七月朝云陽,八月朝衡山”的民俗。這樣一來,佛道兩教也看上了這塊“風水寶地”。正一派道教、南禪宗清源派佛教進入湖南,上云陽山。先后建有云陽山寺赤松壇白云仙羅漢庵等到10多座寺觀庵壇,云陽山成了湘東南重要宗教活動場所。云陽仙竹樹簇擁,窟巖為鄰,泉水潺潺,幽雅寧靜。黃庭堅在此住了一晚后,發出“道人先作鹿門期”的慨嘆,向往歸隱生活。
2、觀音巖
云陽仙有個峻峭而幽深的巖窟,名叫觀音巖,塑在巖窟石壁上的觀音菩薩,端莊慈祥,凈瓶半傾。傳說觀音為南岳選址時,曾在此小憩。所以叫觀音巖。
3、五雷池
緊鄰觀音的石巖下的清泉一泓。看不奇,但耳貼巖壁,可聽到石巖中流水咚咚聲,令人稱奇。傳說一次赤松子命青龍興云作雨以解旱情。青龍布雨睡懶覺,沒有及時收回云雨,造成洪澇成災。赤松子怒施五雷法,將懶龍幽禁在巖隙中,命它吐龍涎灌溉山下農田。
聽到的“咚咚”聲就是懶龍吐涎的的聲音。據說五雷池的水能明目、清心健體,所以游客總要帶幾瓶回家。
4、張良試劍巖
在五雷池身后有座巨巖,中間一道筆直的裂縫,把巨巖分成兩半。據傳漢留候張良隨赤松子到此,赤松子煉丹,張良鑄劍。后來劉邦準備大展鴻圖,來山上請張良下山助一臂之力,張良當時已鑄成了一把寶劍,為了試一下寶劍是否鋒利,他劈巖試劍,劈開了巖石,這就是“張良試劍巖”。
5、茶香花海
北靠云陽山國家森林公園,南臨一汪清澈的望水湖。從山腳沿著蜿蜒曲折的小徑而上,碧空下那片被山水擁抱、五彩繽紛的茶鄉花海便映入眼簾。當還來不及為這極等的秀美而呼喊時,那迎面吹來的帶著花香的習習微風,讓激動不已的心更加興奮。
6、云陽山道觀
始建于南北朝。宋淳熙十年(1183),改建為云陽仙道觀,開山道祖是陳善宗。南宋末,改建為紫微書院。明代先后改為云陽寺、旌忠書院、云陽仙道觀。此后一直是云陽仙道觀。“文化大革命”期間,在“破四舊”運動中,神像被搗毀殆盡。1989年,修復了古南岳宮、慈航殿、三官殿和山門牌坊等部分建筑。2006年,按照明、清時的形制,重建原有的宮、殿。 云陽仙歷經千多年滄桑,時為佛寺、時為道觀、時為書院。盡管如此,都設南岳宮,主祀南岳圣帝。
7、紫微峰
是最佳的觀景點,素有“一峰觀三縣”之說。東觀茶陵縣城,南眺安仁熊耳山,北望攸縣。登峰遠眺,層峰疊嶂,聳碧擁翠,勢若綠潮奔涌,盡呈眼底。如遇雨過初晴,群峰如洗,格外秀潤,半露云海之上的秀峰,如座座蓬萊仙島。
8、東門塔
又名筆支古塔,因其塔形似支筆而得名,又因其與茶陵古城的東門隔江相望,故又名東門塔。其是清嘉慶八年時任茶陵知州高士桂諭士民所捐建。是由大小不一的整體花崗石建成,有六面七層,高24.5米,占地面積約57.18平方米。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