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力更自然生態風景區是一個有山有水的好去處,這里一年四季都比較適合游玩,春日鳥語花香,夏日云海飛泉,金秋紅葉滿山,隆冬冰柱成林,那么在景區內具體有哪些比較好玩的地方呢?詳情見下文。
1、游玩指南
梅力更旅游區坐落在烏拉山主峰大樺背南麓,以“林海奇松、瀑布潭泉、云海幻景、奇峰異石”四絕而著稱。梅力更是蒙古語,意思為“聰明智慧”。每年六到九月間,景區內山花爛漫,云霧繚繞,細雨錦錦,如入仙境,秋日的紅葉,冬日的雪海,無一不迷人。有詩描述“遠山無墨千秋畫,近水無弦萬古琴。撫琴入畫來仙境,振衣絕頂再登臨。”
旅游區內的梅力更召是我國現存僅有的用蒙語念經的藏漢式相結合的古寺廟,共有五座殿堂。整個寺廟是一個藏、漢風格有機結合的建筑群落,大體分三個部分,西邊是藏式建筑,中間是漢族寺廟,活佛就住在這里,西邊是僧侶的學府,前后幾排平房,大大的玻璃窗,十分亮堂。大獨宮“邁達爾”內的加來佛像身高八丈一尺。喇嘛較多時曾有五百人以上,內固定俸祿一百多人。
梅力更大瀑布也是景區內一定要去的一處,它是北方罕見的泉水瀑布,是由于地質擠壓形成的裂隙水,匯集成了落差66米的大瀑布。一鴻飛瀑瀉入碧綠的深潭,猶如從天而降,有九天銀河墜谷之勢,飛瀑下深潭即為“智水潭”,相傳飲過智水的人,猶如仙翁指點,智慧過人。隆冬大雪冰封之時,這里一派銀裝素裹,依然墨綠的松柏下,泉水結起冰川,在峭壁上,峽谷中形成了晶瑩剔透的萬丈長鏈,宛如一條冰的巨龍,而在冰層下面歡快流淌的泉水正是這條龍的脈搏!這一分外妖嬈的北國風光,正是大自然賜予我們僅有的奇特景觀。
2、主要景點
景區內的主要景點有梅力更溝、石包克圖溝、西溝等奇峻峽谷、主峰大樺背、 “壽龜石”、“雙猩守更”、“女媧一現”,以及梅力更大瀑布和梅力更廟等自然人文景觀。
梅力更溝以石、泉、瀑、珍貴而大片的陰山側柏、聳入云天的奇松和人跡罕至的高山峽谷,成為人們尋幽攬勝和戶外活動的絕佳之處。距包頭昆區中橋西30公里,為陰山山脈烏拉山段中的長年流水溝,由于水量豐沛,自然生態良好,自古形成繁茂的植被和奇異的山水風光。以花崗巖斷層結構為主,展示的是北方花崗巖地貌風光(變質巖區域),其山巖大部裸露或由山水沖刷侵蝕,表現得極為壯觀博大。
西溝縱深12公里,上升高度為海拔2000米(實測海拔表數據),可繞到烏拉山主峰大樺背峰(2324米)下面的高山灌叢區。從底部起即是巨石連綿,至中部和上部時,巖石變得異常潔凈美觀,且具藝術造型,觀賞性較強。在溝谷海拔1200米(進西溝1.5公里)的水流處,巖石呈梯級狀橫向鋪開。溝中粉灰白一體的巖面如橫于山谷的巨大石墻或石床,幾十米寬十幾米高,其大面積光滑完整得令人難以置信。巖石表面有大凹眼如摳出的大洞,顯然是泉瀑流水經年沖刷所致。美麗清澈的山水就從這樣的巨石上往下流淌,形成山澗泉瀑。
大樺背是因山背面多生樺樹而得名。又因其險峻與陜西華山相媲美,故又得“小華山”之名。大樺背是烏拉山第一高峰,海拔2322米。由于大樺背秘藏于陰山之中,人跡罕至,自然景觀保存完好,故有“天然公園”之美稱。
梅力更大瀑布是北方罕見的泉水瀑布,是由于地質擠壓形成的裂隙水,匯集成了落差66米的大瀑布。一鴻飛瀑瀉入碧綠的深潭,猶如從天而降,有九天銀河墜谷之勢,飛瀑下深潭即為“智水潭”,相傳飲過智水的人,猶如仙翁指點,智慧過人。隆冬大雪冰封之時,這里一派銀裝素裹,依然墨綠的松柏下,泉水結起冰川,在峭壁上,峽谷中形成了晶瑩剔透的萬丈長練,宛如一條冰的巨龍,而在冰層下面歡快流淌的泉水正是這條龍的脈搏!這一分外妖嬈的北國風光,是大自然賜予我們絕無僅有的神奇景觀。
梅力更廟是我國現存唯一的用蒙語念經的藏漢式相結合的古寺廟。大殿為阿拉伯式兩層全框架現代化結構,建筑面積1260平方米,寺頂1大4小綠圓頂顯示著強烈的民族特色。整體雄偉華麗,肅穆壯觀。寺內其它附屬建筑齊全,全寺總建筑面積4000余平方米。寺內現有阿訇2人,滿拉45人,各類阿文經卷130余本,波斯文經卷20余本。包頭市并有穆斯林3萬余人,計清真寺5座,本寺為較大的1座。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