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是一個發展的很快的城市,大家都知道武漢的道路時不時的在修建,本篇小編要跟大家說的是關于武漢漢江大道常青路段主線高架橋通車了沒,想要了解的朋友快來看看吧。

漢江大道常青路段主線高架橋通車了沒
通車了!
繼去年12月30日該工程二環線至范湖段通車后,4月16日,二環線至三環線之間的主線高架橋順利通車,標志著連接三環線、二環線、漢口火車站和中央商務區的南北大通道打通。
漢江大道作為武漢市重點項目一直備受矚目,工程北起三環線常青立交、南至三環線江城大道立交,是連接漢口北三環和漢陽西三環的快速通道,工程分多段同步建設,全長約15公里。
常青路高架橋是漢江大道中連接北三環的起始段,武漢地產集團、中建三局投資發展公司共同投資,中建三局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公司承建。本段工程北起三環線,中間上跨京廣鐵路客運和貨運線,并在發展大道二環線處設置復興立交與二環線形成半互通,南端新建范湖立交與寶豐路高架橋相接。設計采取“主線高架橋+地面輔路”的建設模式,道路全長3.1公里,其中高架橋全長約2.75公里,雙向6車道,設計車速60公里/小時。
武漢地產集團和中建三局現場負責人介紹,漢江大道常青路段工程跨京廣鐵路客運線轉體橋于去年春運前的最后一天實現了橋梁轉體,開創了國內城市狹窄空間內極不平衡橋梁轉體的先河,刷新了轉體最不平衡、轉體橋面最寬、跨越特等站鐵路股道數最多的三項轉體橋世界紀錄。

轉體后,為了早日實現橋梁通車還路于民,項目全體參建人員繼續日夜奮戰,調配資源加大投入,采取“日計劃、日通報、日協調”模式,強力協調推進橋梁施工收尾及地面道路改造。
為了順利拆除球鉸,實現落梁,地產集團與武漢鐵路局、中建三局、設計院等相關單位專家一起反復研究球鉸拆除方案,通過反復論證、科學分析驗算,最終實現了轉體橋安全落位。
為了給橋梁“減重”,確保橋梁結構安全,跨京廣鐵路客運線轉體橋采用澆筑式瀝青混凝土新型材料和施工工藝。項目上細分施工作業工序,從拋丸除銹、底漆、防水再到澆筑式瀝青攤鋪,嚴把質量關,并按每一道工序的施工環境要求定時間節點,根據天氣預報實時動態調整施工計劃,以確保新技術、新工藝的施工質量。
漢江大道常青路段主線高架橋通車后,橋梁工程剩余兩條匝道仍在緊張施工中,結構工程已完成80%,有望于今年6月份開通。

漢江大道常青路段主線高架橋正式通車,市民乘車從范湖上橋可在3分鐘內直達三環線,常青路段通行效率得到了顯著提升;二環線漢口火車站雙向車流均可經高架橋直達青年路及淮海路,有效緩解了漢口火車站、二環線交通壓力;同時常青路高架橋作為漢江大道連接北三環的起始段,其率先通車也標志著漢江大道整體工程藍圖漸顯,漢口北三環和漢陽西三環有望盡快聯通。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