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邊是很多人都很喜歡的,可以說是男女老少都是很喜歡這種景點,但是玩起來也是要注意很多事項的,因為在海邊玩耍溺水的新聞也不是一兩件,那么本篇就來跟大家說一說需要注意什么。

帶孩子去海邊玩要注意什么
總結好帶孩子出去旅行的注意事項,在帶孩子看世界的時候保護好我們的孩子。
第一點是提高孩子自身的安全意識。哲學里說外因影響內因,而內因決定外因。對于孩子來說,家長的著急擔心焦慮他可能不理解,所以因為從孩子自身抓起,讓他們自己提高安全意識。
你可以用一些生動的案例來讓孩子知道發生危險的后果,比如如果腳不小心受傷了,就不能出去踢球了,不能游泳、不能散步更不能到外地旅行了。讓他們知道受傷以后疼的是自己,別人心里再疼也替不了他們。讓他們知道,出去玩,人要讓車,要主動躲避機動車,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司機身上,萬一他昨天剛拿駕照,今天第一天上路,女司機,自動擋,剎車油門傻傻分不清楚怎么辦?雙胞胎溺水的例子,大家就可以講給孩子聽,也讓孩子聊一聊他們自己的想法,引導孩子記住自己的安全自己負責的道理。

同時,家長們還可以在安全教育方面給孩子更多的自主權,讓他們有權利監督家長“合理使用手機”。孩子會因為有了這點兒小權利而更加積極主動,家長也應該配合孩子,在陪玩的時候減少用手機的時間,給孩子做個好榜樣。
第二點是防溺水,如果孩子在開放水域玩水玩沙,家長最好參與進來,陪著孩子一起享受夏日清涼,這樣你就沒有單純“陪玩”的痛苦,而是享受美好的親子時光。如果孩子在游泳池或者溫泉池內納涼,請家長一定不要把孩子安全寄托在救生員身上,因為很多例子顯示,救生員要關注的實在太多,自己的娃還得自己上心。也不要認為娃帶著游泳圈就萬事大吉了,據我觀察,趙小貓同學帶著游泳圈由好多次都差點朝后仰過去,后來她自己又調整過來了。很多時候,孩子在戲水時,帶著游泳圈也有可能嗆到水的。
第三點是防高空墜落,帶娃出去玩,難免登高望遠,爬個山,在涼亭里休息或者在塔上觀光。很多孩子都是活潑好動的年紀,喜歡扒欄桿或者爬欄桿,如果不小心或者欄桿不結實,很容易造成高空墜落事故。還有節假日景點人暴多,到處人山人海,要提防人多時孩子被擠下橋、擠下河岸、擠下電梯。

第四點是防擁擠踩踏事故,2014年上海外灘跨年夜的擁擠踩踏事件,2004年北京密云燈會踩踏事件,都是在節慶景點發生的,我們在外出旅行放松的時候,一定不能把安全的弦也松了,很多事故在發生之前是有預兆的,不是完全不可防備的。發現前面有人摔倒了要立即扶起來,發現前方發生擁堵了,要停下不要繼續往前走了,這樣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減少危害的發生。如果帶著孩子去人員密集的場所,小朋友盡量抱起來或者讓他們坐騎在肩上,大孩子盡量的牽著手,一是防止被擠,二是防止走失。
第五點是防交通事故。一是不能讓孩子也邊走路邊玩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現在有一些孩子是在電子保姆的陪伴下長大的,他可能跟對門不熟,但是對于“湯姆貓”很熟,有時候邊走路邊打手游,走著看動畫片或者電影,著迷了撞上電線桿是小事,要是遇到修路有溝有水坑,下水道井蓋開了,危險系數就大了。二是不要帶孩子坐黑出租,我們帶娃外出旅行不一定都會帶車,景點人特別多,公共交通工具難等,有時候天熱在太陽底下曬個把小時人就要被曬化了,這時候有個開著空調的黑出租過來,說拉你回市區,你可能覺得多給幾個錢,少在太陽底下曬一會兒也挺好,就上車了,殊不知黑出租的危害遠不止宰你錢那么簡單,還記得那個搭乘滴滴順風車遇害的空姐嗎?三是自駕游的話一定要讓孩子坐安全座椅,一定不要讓孩子坐副駕駛,家長自己不要疲勞駕駛,減少開夜車,要時刻記著,你車里不只有你自己,還有你的妻兒。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