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相比于其他古鎮沒有那么商業化,西江苗寨大多都是原住民,很多人都不會說漢語。西江苗寨作為最大的苗寨村落,那種美好,不言而喻。去苗寨你一定要體驗當地哪些特色呢?快來一起看看吧。

吃一次長桌宴
長桌宴本來是當地民俗,現在也商業化了,不管人多人少,付錢就可以大家拼在一起吃一頓。我覺得這樣倒也不錯。

看一看風雨橋
風雨橋是西南少數民族的特色建筑,在橋面上覆蓋有長廊和亭臺,可供遮風擋雨。西江苗寨有好幾座風雨橋,大部分都是近年新修的,橋身是鋼筋水泥,橋面以上是木結構建筑。
一號風雨橋——龍潭橋
一號風雨橋的苗語名稱叫“哿嗡僦”,意為“龍潭橋”。這些橋的苗語名稱都是有意義的,但在漢語里就是那么平淡的“一號”、“二號”、“三號”、“四號”,我對此表示非常遺憾。

二號風雨橋——螃蟹橋
二號風雨橋的苗語名稱叫“嘎銩僦”,意為“螃蟹橋”。每天早上9點,這里有當地歌舞演出。婦女們唱苗歌,漢子們吹蘆笙。大家的服裝都很整潔漂亮,可惜精氣神明顯不足,基本是應付了事。好吧免費演出也不能要求太高了。

三號風雨橋——游方
三號風雨橋的苗語名稱叫“僦喲妃”,“喲妃”也叫“游方”,是苗族青年談情說愛的一種方式,西江苗寨里有專門的游方場。所以這座橋也叫“游方橋”或“情人橋”。另外大家可以注意到兩座橋的名字里都有“僦”字,應該可以判斷“僦”就是苗語“橋”的讀音。不過一號橋是“僦”字在后,三號橋是“僦”字在前,苗語還真是復雜啊……

觀景臺上看場演出
西江苗寨有個觀景臺,從這里可以俯瞰整個苗寨,晚上星星點點的燈光和晶瑩剔透的風雨橋尤其漂亮。附近有幾家餐館位置也很好,可以一邊吃飯一邊慢慢欣賞。


嘗嘗當地美食 特產
凱里酸湯魚No.1的亮歡寨應該開業了,這樣不用去凱里市區在苗寨就可以品嘗到正宗的酸湯魚啦!
還有一家肥姐也很有名。其他西江沒有很多特色,街邊小吃,有:臘腸、臘肉、米酒、毛豆腐、豬蹄、五彩飯、烘土豆等等… 還有什么酥啊糕啊糖啊… 還可以買一些真空包裝的臘腸臘肉回去,也提供快遞服務。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