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鄉村旅游是熱門的話題,大理的地理位置優越,依托得天獨厚的山水田園風光,近年來,在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是為大家整理的大理鄉村旅游信息,一起來了解一下詳細情況。
漾濞縣
漾濞縣地處蒼山以西,歷史文化悠久、民族文化濃郁,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和人文景觀,四季風光引人入勝,以出產優質的核桃而聞名,被命名為“中國核桃之鄉”。
尤其在蒼山西鎮,數萬畝的生態核桃林間,散落著古樸的村莊,構成村在林中,房在樹中,人在景中的和諧畫卷。走進一戶農家院,種類繁多的核桃美食讓人大開眼界。
蒼山西坡大花園
走進漾江鎮境內的蒼山西坡大花園,也就走進了毗連幾十里的杜鵑花天堂。每年3-6月,各色杜鵑次第開放,紅的似火、粉的若霞、白的像雪,漫山遍野、層層疊疊、姹紫嫣紅,驚艷了時光。
漾濞縣美食特產:核桃、卷粉、軟米、烏骨酸辣雞、烤全羊、李家莊蘋果
永平縣
永平素有“緬桂之鄉”“白木瓜之鄉”“美食之鄉”等美譽,自然風光秀麗,歷史文化厚重,文物古跡眾多。
博南古道
綿亙永平縣境內100多公里的博南古道,被譽為“南方古絲綢之路”,歷經兩千多年歲月洗禮,沿途遺留諸多的寺院廟庵、古驛村落。
踏著石頭路上深淺的馬蹄印,邂逅一座古村,聽一段馬幫故事,拆封一段悠悠歷史。
寶臺山
寶臺山旅游區由金光寺、杜鵑花嶺、金屏室、茶花谷、洗身池、古樹茶群落、大頂萬畝原始森林等主要片區構成。景區自然生態原始,常年林海浩瀚,云蒸霞蔚,被譽為“西南絲綢之路上的綠色明珠”。
曲硐古村
曲硐位于永平縣城南端,是中國最大的回族自然村,民族文化鮮明,飲食獨具特色,集“中國傳統村落”“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于一身。漫步街巷間,白墻青瓦,如覽水墨畫卷。
花橋村
富于色彩的山巒,勾勒出花橋村似油畫一般的肌理,舊時光的氣息和濃厚的人間煙火味彌漫在整個村莊,散淡、悠遠,引發人無限懷想。花橋村被列為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古縣衙、古稅司、元梅等眾多古跡、遺存,吸引無數人慕名尋訪。
大坪坦村
大坪坦村是集民族文化體驗、采茶體驗、休閑娛樂為一體的旅游勝地,山清水秀,民風淳樸,2013年被中國農業部命名為“中國美麗田園”的稱號。全村種植有數萬畝生態茶,出產的茶湯色明亮、醇香回甘,遠近聞名。
永平縣美食特產:黃燜雞、臘鵝、白木瓜、泡核桃、泡辣椒、杉陽油粉
云龍縣
秀美的高山、湖泊、森林、草甸等自然風光,豐富多元的民俗文化,“古橋梁博物館”“鹽業活歷史”……如“太極圖”的渾然天成,云龍充滿著純真而神奇的獨特魅力。
諾鄧古村
諾鄧古村是一個有著上千年歷史的白族村寨,保留著完好的原生態古村風貌,一百多座依山構建、風格典雅獨特的古代民居建筑連延錯落著,有如山水畫中的塵外秘境。
除了久遠和深厚的鹽井文化和歷史,拾步村中,徜徉于古建筑藝術,《舌尖上的中國》里諾鄧火腿的美味也一定不要錯過。
寶豐古鎮
寶豐古稱“雒馬井”,因盛產鹽礦而聞名,是云龍“鹽井文化”的重要保存地。走進寶豐古鎮,在簡簡單單的早市里,吃一碗熱氣氤氳的油粉或餌絲,感受親切的煙火鄉愁,漫步在古巷道、古建筑間,似在翻讀一部引人入勝的遠古書卷。
虎頭山
云龍虎頭山是大理地區的第二座道教名山,危巖高聳,山勢極為雄峻,幾灣清湖如翡翠鑲嵌山巔。老君殿、虎頭寺等廟宇臨崖而立,令人嘆為觀止,眾多的石窟、石雕散落各處,一路拾遺訪幽,讓人流連忘返。
大浪壩
大浪壩是云龍天池自然保護區內的高山草甸,海拔2500米,這里青山碧水,林木幽靜,置身其間,在滿目綠野中愁慮盡消,風吹草地見牛羊的詩意讓人心醉神迷。
云龍縣美食特產:諾鄧火腿、諾鄧豆餅、手工鹽、云龍血腸、油粉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